[新聞轉載]虐待動物? 教科書教壞孩子

轉貼相關動保新聞與動物權益文章。

版主: 大薇拔panpan

回覆文章
brucehsu
會跑會跳
文章: 77
註冊時間: 2009-05-06, 00:40
聯繫:

[新聞轉載]虐待動物? 教科書教壞孩子

文章 brucehsu »

~ 難怪虐動物不斷 !


虐待動物? 教科書教壞孩子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005911.shtml

虐待、棄養動物層出不窮,動物社會研究會昨天質疑國中小教科書未教導學生動物福利知識、正確照顧觀念,反而誤導「物化生命、漠視生命苦痛」的態度。

動研會研究九年一貫七大學習領域教科書,發現與動物題材有關的篇幅,多存在「忽視、戲謔、偏見、歧視、誤用、濫用、物化動物」等負面的態度和描述。

動研會主任陳玉敏舉例說,小一下學期生活學習領域「美麗的春天」單元建議:可抓校園的小蟲放在飼養箱,等觀察完畢後放生,但課文並未提及捕捉和飼養方式,可能造成動物受傷或死亡,應如何避免傷害,或提供兼顧動物福利的替代方法。

「大量飼養各種昆蟲,往往引發捕捉、繁殖、買賣等商業行為。」陳玉敏說,教學單元一結束,這些小昆蟲不知怎麼處理,還有家長反映,生了一千多隻蠶寶寶怎麼辦?。

陳玉敏說,小四要學生帶活魚、活蝦,觀察其身體構造及運動方式,並讓學生用水族箱飼養水生物,以了解不同棲息環境生物的生存條件,但動物生命成了工具,只要完成觀察的教學目的,不論動物是否傷亡或去處,都不在考量範圍。

她還舉例,小三藝術與人文課本中,有圖片描繪水桶罩住猴子的頭,社會上也確實有人以塑膠罐罩住貓狗的頭使其窒息而死;國語課本有「人要和牛比智慧,所以只要牛被鉤子拉得很痛就不會亂跑了」等敘述,不論插圖或課文都可能誤導學童。

立委田秋堇表示,漠視生物的痛苦是問題的根源,這些教科書內容看似微不足道,但久了會讓台灣變成「無品社會」。立委鄭麗文也說,在先進國家,大到熊、小到蟲的生命都被尊重,教育部應改正對動物歧視等偏見。

【2009/07/08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覆文章

回到「動物新聞與權益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