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牠們一個溫暖的冬天』桃園縣新屋收容所維修改建計畫

轉貼相關動保新聞與動物權益文章。

版主: 大薇拔panpan

回覆文章
友善的狗 轉貼
飛簷走壁第一名
文章: 529
註冊時間: 2007-10-19, 14:27
聯繫:

『許牠們一個溫暖的冬天』桃園縣新屋收容所維修改建計畫

文章 友善的狗 轉貼 »

轉貼
原出處 : 桃園縣推廣動物保護協會 http://www.tyacad.org/phpbb2/viewtopic.php?f=17&t=17690

『許牠們一個溫暖的冬天』桃園縣新屋收容所維修改建計畫

S99002的捐款方式

壹、計畫背景

一、 計畫緣起

新屋收容所成立於93年7月,是桃園縣唯一的一座公立動物收容所,收容全桃園十三個鄉鎮市的無主、走失動物(以犬、貓為主),年度收容量為九千多隻。

惜因地處偏遠、人煙罕至,致這裡被收容的動物長期以來,備受忽視。本會從收容所成立伊始,即持續不斷地向公部門爭取此處動物的福利,去(98)年3月,開放了收容最大宗動物的「隔離區」(現稱C區),也才有了較突破性的進展,讓收容所各項作業透明公開,每一隻動物也得到全面開放民眾認領養的公平機會。

從爭取開放隔離區、收容管理作業透明等軟體漸進地改善近一年來,本會同時也發現到收容所軟、硬體設備的不良與匱乏,導致收容環境不佳,動物狀況每況愈下。在本會及桃園縣民的監督施壓下,去年由桃園縣動物防疫所 (桃園縣動物保護主管機關)向中央部會申請收容所改建經費,但中央未予核撥。今年冬天幾度寒流來襲,幼犬區缺乏保溫設備,在先天不良(收容所位在新屋鄉濕冷海邊),後天失調(軟、硬體欠佳)的情況下,許多動物無法耐過冷冽的寒風,每逢冬天,疾病及死亡數量倍增。

爰此,為了提升收容所裡的動物福利,本會亟盼能得到社會大眾的支持與協助,共同許收容所內的同伴動物們,未來無數個溫暖的冬天,並進而促進動物認領養率。

貳、 計劃內容架構

一、 計畫架構

圖檔

二、 計劃內容說明

計畫維修的區域部分,共有三區:一是野生動物暫留館(以下簡稱:幼犬領養區,目前用來收容幼犬與小型犬),二是C1區,最後是C區,茲分述如下:

(一) 幼犬領養區:

野生動物館原計收容受傷之野生動物,但因地點不便、獸醫師意願等因素而閒置,經由本會義工的爭取,目前已騰出其中一個房間,增設為幼犬、小型犬收容區,目的是為了擴展收容空間、減緩動物緊迫、提升民眾能見度與動物認養率。
但因建物本身的硬體設計不良,縣府不重視,致經費與人力不足等因素,目前此區只放置了幾個零散狗籠,收容數量有限。為使該區空間得以有效利用,本會預計在此設置上下層的隔離籠,並增設排水系統以及地面清洗區,令人力不足的情況下仍能維持清潔品質、減少疾病互染的機會,也讓狗狗們在乾淨、舒適的環境中等待民眾的認養。

評估後,此區可放置五組雙層隔離籠,每組6個隔離空間,總計30個隔離空間,並設計傾斜式的便溺排放槽,以利徹底清潔。並添購保溫燈讓狗狗們都能有個溫暖舒適的小窩。在排水系統部分,目前所方動物管理員都必須要將狗籠搬出屋外清掃增加作業動線上的不便,狗狗們也容易在搬動的過程中增加不必要的驚嚇與緊迫。增設地面清洗區,除了方便動物管理員清洗狗籠等器具外,必要時候,也可以成為狗狗戲水或義工幫忙狗兒們洗澡的地方。(請參考照片一~四)

(二) C1幼犬區的部份

收容所內的C1區,共有六個欄位,每個欄位大約安置10~20隻幼犬,由於沒有保溫設施,幼犬必須緊靠在一起取暖,甚至常有幼犬因為失溫而死亡。本會計劃增設保溫燈及配線,獨立的電路線不增加目前的用電承載量,也預防跳電問題,保溫燈的加裝,讓小狗們能夠不再發抖、受凍、死亡。(請參考照片五~七)

(三) C區(成犬區)

收容所C區共有47個欄位,裡面收容將近300隻流浪犬,目前因圍牆上的帆布久年失修,零件生鏽,帆布破損,無法有擋風作用,一旦寒流來襲加上海風,整個室內溫度降至10度以下,讓犬隻的精神與健康上受盡莫大的痛苦,瘦弱的犬隻往往不到期限即死亡,健康的犬隻亦難熬寒冷的溫度。據本會勘查,C區共有九組帆布,所需要維修的有四組,還有相關零件與鐵架的需同時修護。(請參考照片八~十三)

參、 計劃經費

說明本計畫之各項經費運用,包含單價、數量、製作成本等。單位:新台幣(元)
圖檔

肆、 預期效益

一、 野棟幼領犬區改建後,預計會由目前收容數量15~20隻左右,提升至30~50隻的收容數量,減少幼犬死亡率,並提昇收容品質、延長收容時間,照顧其身心健康,提高民眾認養的機率。
二、 在C1區的電路設備加裝後,即可放置保溫燈,預計將有60~100隻左右的幼犬可以在溫暖的環境下等待民眾的認養。
三、 C區可減少寒風侵襲的機會,讓此區保持在一定的舒適狀況,減少300多隻動物受凍、生病、死亡的機會。

伍、 結語

公立收容所的動物們總是社會大眾所忽略的一環,牠們在此度過生命最後的期限,期望一絲最後被帶走與領養的機會,本會秉著提升動物福利,尊重生命的關懷,希望讓收容所的動物可以受到尊重,不再只是「垃圾」一樣等待著被處理,牠們不是冰冷的物品,而是活生生的生命,更希望透過募款活動,集合更多人的協助,改善目前收容的品質,幫助牠們回歸幸福家庭。

【照片一】新屋收容所幼犬領養區:

原本閒置的野生動物館,臨時變更為目前的幼犬領養區,堆放零散的狗籠,空調僅作為裝飾,且無排水系統(建物前方的水溝亦僅作為裝飾,未打通,無排水功能),狗狗便溺的氣味充滿整個空間。不僅無法吸引民眾入內與動物有進一步的互動,幼犬也極易因空氣、糞便等途徑導致疾病互染,致認養率低落,多數幼犬因疾病死亡、或無人認養而安樂死。
圖檔

【照片二:預計的隔離籠樣式】:
計畫設計為上下層隔離籠,搭配重新建製的排水設施,一方面善用空間增加收容數量,讓動物不因空間飽和而提前安樂死,另方面易於清掃、較能保持環境上的整潔乾淨、提升動物送養機會。
圖檔

【照片三】幼犬領養區:
僅有四座保溫燈,保溫效果不足,多數動物沒有保溫設施。
圖檔

【照片四】幼犬領養區:
缺乏保溫燈的幼犬,只能相互以體溫取暖,下場通常是整批凍死。
圖檔

【照片五】C1區:
另一處幼犬收容區,共有六個高架式欄位,每欄平均安置了10-20隻幼犬。
圖檔

【照片六】C1區:
C1區完全沒有保溫燈,鐵欄中的幼犬全都瑟縮成一團,只能相互依偎。
圖檔

【照片七】C1區:
義工每週赴收容所幫忙時,常見有幼犬已嚴重失溫,事後再予急救也往往徒呼負負。
圖檔

【照片八】C區:成犬領養區
C區是收容所最大的區域,裡面有47個欄位,大約有將近三百多隻的成犬在裡頭,圍欄外的帆布已經許久沒有維修,鐵架及滾輪早已生鏽,加上位於海邊的關係,雨帆布受到海風的侵蝕,已殘破不堪。
圖檔

【照片九】C區:成犬領養區
無法使用、失去功能的擋風帆布
圖檔

【照片十】C區:成犬領養區
鐵架均已生鏽、斷裂,海邊強勁的冷風吹灌入成犬收容區內
圖檔

【照片十一】C區:成犬領養區
冬天,收容區內的溫度經常是12度上下,遇有寒流來襲時,常是10度以下的低溫。
圖檔

【照片十二】C區:成犬領養區
收容區內欄舍殘破不堪,收容量過大導致收容品質惡劣,多數狗在寒冷又髒亂的環境中,會表現出不適或緊迫的「異常行為」,如激動、漠然、發抖、僵直、或不停的爬牆、鑽水溝等,致認養率始終無法提升,平均每年有將近9000隻的動物在收容期間因不明原因死亡,或被安樂死。(比率高達88%)


【照片十三】C區:成犬領養區
狗的異常行為-- 面對牆壁、僵直身體、不停顫抖。
圖檔

【照片十三】C區:成犬領養區
狗的異常行為-- 過度緊迫而企圖爬牆、跳出欄位的黃狗,被收容所再以鐵鍊拴綁在籠內,此處置方法常導致意外發生(被其他狗攻擊咬傷、鐵鍊纏繞致死等)。
圖檔
以上皆為轉貼
回覆文章

回到「動物新聞與權益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